fbpx
勞保退休金退休金怎麼領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差別在那邊?勞保與勞退在退休後每個月可領多少錢?

為保障勞工退休後的生活,政府有提供準備要退休的民眾「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與「勞工退休金」(勞退)來保障退休後的生活品質與需求,將為您說明這勞保、勞退是什麼與差別在那邊?以及請領條件和怎麼領比較划算,就能判斷自己適合月領,還是一次領比較划算。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
透過流程圖的方式幫你了解,你退休後可以領哪些退休金

勞工保險(勞保)是什麼?每月要繳多少?

勞工保險是我國施行的第一個社會保險制度,自民國39年開辦至今,為廣大的勞工朋友提供傷害、殘廢、生育、死亡及老年的現金給付及職災醫療給付,不但有效保障勞工生活穩定、勞工階層工作意願,更是維持社會安定及安全之主要力量。

勞工保險保是由公司為勞工加保,並每個月繳納保險費,以獲得保險之服務,其保障的範圍包括:生育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老年給付、死亡給付、失蹤津貼、職災醫療給付、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及其他政府單位職災相關補助,是一種強制雇主應為勞工加保的制度。

投保在公司收費的比例為:被保險人(員工自費)20%、投保單位(雇主(70)%、政府10%。

投保在職業工會收費的比例為:被保險人60%、政府40%。

退休後,我的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可以領多少?

首先為照顧勞工的老年生活,目前勞保給付分為3種,分別是一次請領老年給付老年年金給付老年一次金給付

其中,在98年1月1日後初次參加勞保的人,適用老年年金給付、老年一次金給付;

只有97年12月31日之前有勞保年資的勞工,才能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勞保老年給付 平均月投保薪資
三種勞保老年年金計算後,就可知道選擇哪一種對自己最划算

1.老年年金給付【月領】年資滿15年以上

老年年金給付的公式有2種算法,擇優計算,分別是:

  • 「平均月投保薪資×年資×0.775%+3,000元」
  • 「平均月投保薪資×年資×1.55%」

例如平均投保薪資4萬、年資30年
算式1.算出來為12,300元
算式2.算出來為18,600元

則取較高算式2.為18,600元,其中的「平均月投保薪資」,是以加保期間最高60個月的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可於「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網站中的「老年年金給付」,輸入出生年分、年齡、最高 60 個月平均投保薪資、與投保年資,即可算出每月老年年金給付金額。

2.老年一次金給付:

給付金額=平均月投保薪資×給付月數。(「平均月投保薪資」按加保期間最高60個月之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平均月投保薪資」是以加保期間最高60個月的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3.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平均月投保薪資」,是按退休前最近3年(含當月)的月投保薪資合計額除以36計算;參加保險未滿3年者,按實際投保年資之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

勞保年金給付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年金的資格最為複雜,但算完後月領可能更划算

什麼是勞工退休金(勞退)?每月要繳多少?

「勞工退休金」又稱勞退新制,因為「勞基法」規定雇主需保障勞工退休時可獲得一筆退休金,勞退新制是以「個人退休金專戶」為主的制度,由雇主每月在員工薪資外,額外提撥其薪水 6%,到勞退個人專戶。由於勞退的目的在於強制雇主給勞工退休金,而且資金是撥款到個人專戶,因此不會有破產問題,勞工也可以自願提繳退休金,每月扣除至多 6% 薪水,撥款到個人勞退專戶,強迫自己儲蓄。

退休後,我的勞工退休金可以領多少?

勞工退休金給付方式為勞工 60 歲且工作滿 15 年後,即得請領一次或月退休金,而領回的金額為退休金個人專戶累積的本金及收益(=(提繳工資x6%x12個月x提繳年資)+投資累積收益)。

可於「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網站中的「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勞退新制)」,輸入個人目前薪資、預估個人薪資成長率、退休金提繳率、與投保年資,即可算出每月勞工退休金給付金額。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會破產?

新聞上常聽見的勞保/勞退「破產」問題怎麼辦?勞保主要採基金制,因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少子化,基金入不敷出而瀕臨破產危機,而勞退金為個人專屬帳戶所有權屬於勞工本人,可累積後帶著走,直到勞工年滿60歲後再向勞保局請領。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差別在那邊?

項目勞保年金(勞工保險的年金)勞退(勞工退休金)
保費依薪水級距而定,勞工負擔20%、雇主負擔70%與政府負擔10%。雇主以不低於勞工每月薪資6%的金額提繳退休金至勞工個人專戶。
性質社會保險提供的保障與給付項目:傷病給付、職災給付、失能給付、老年年金、死亡給付以及喪葬津貼與遺屬年金。職業退休金雇主強制提徵與勞工自願提徵,屬於勞工退休金帳戶
請領條件符合一定的年齡、年資條件,就可依年資、平均投保薪資請領勞保老年給付。勞工年滿60歲時,保險年資15年以上 ,請領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

富蘭克林提供全方位投顧服務

(Visited 46,178 times, 4 visits today)

3 thoughts on “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差別在那邊?勞保與勞退在退休後每個月可領多少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專題企劃

    如果基金投資產品頁 能夠跟蝦皮的聊聊一樣什麼都可以問就好了!

    在選購基金的時候,都會想要針對每一檔基金比較研究,在我的行為流程中,通常不是從眾多基金中選一檔自己想要的,因為太多太難了。選擇的流程應該是反過來,記得同事的媽媽跟她推薦一檔生技基金覺得不錯,她也有跟著買,我聽了也有些心動,但通常不會馬上下單,而是先搜尋這檔基金的現況。

    在搜尋的過程中,幾乎都會落到MoneyDJ這個網站上,例如「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就在搜尋的前二名。

    說真的MoneyDJ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對一般投資者來說,除了看淨值和績效以外,其他內容一定會有很多疑問。這時除了Google再Google,總是很難再進一步了解這檔基金是不是符合我使用。

    不過最近再點進MoneyDJ基金頁面上,可以發現右下角有一個新按鈕,可以直接線上問問題。這還滿不錯的,就好像在蝦皮購物一樣,想確定這個產品到底適不適合,先「問問」再說。

    MoneyDJ線上問答:想問就問不用擔心

    線上問答這個功能真的很棒,像我就害怕與真人對談,怕別人會說理財一點都不懂,別說是找專門的理財顧問諮詢了,就連撥打諮詢電話也要猶豫好一陣子。

    富蘭克林投顧與MoneyDJ合作這個「即時線上理財顧問服務」可說是一大福音,等於投資人多了一個免費的諮詢管道,輕鬆就能夠獲得專業的投資理財建議。

    如果投資人無法從選單中找到理想的答案,也可以直接從聊天室窗中選擇「轉接專人」,交由專業的理財顧問進行即時解答。此外,富蘭克林線上理財顧問有小編管理,投資人也可以詢問小編相關問題。

    不過線上的客服人員也不是全時間在線上,有時候會直接回應我,有時候會請我留下資料再回電。但這裡有點我覺得不太好,如果可以不留下電話就好,透過線上客服回應會更棒!

    Screenshot
    Screenshot
    Screenshot

    最新優惠和行政流程也都可以問到

    在回答問題之外,這個就是一個標準的聊天機器人,所以也可以了解一下有什麼活動。例如基金的申購手續費優惠、開戶優惠、定期定額優惠、紅利點數折抵等,投資人從線上顧問中選擇「回到主選單」就可以看見最新優惠的消息連結。

    以開戶為例,投資人在線上詢問「開戶」之後,線上理財顧問將整理出包括開戶問題、開戶優惠,並且提供立即開戶連結。投資人可以一次掌握開戶所需要知道的各種大小事,不用再自己慢慢找資料,省下非常多的時間。

    免費轉接專人專業諮詢、基金申購隨時下單

    最後,投資人想要申購基金也可以直接從MoneyDJ網站下單,只要點選「申購」即可自動導入基金開戶或是帳號登入頁面。一條龍服務從基金介紹、理財建議、基金推薦、基金申購,全部都可以一站式完成,大幅強化投資人的申購體驗。

    Screenshot
    Screenshot

    不問白不問 總比自己搜尋好

    透過這個功能,我可以用文字敘述自己碰到的困境,並且藉由免費諮詢得到專業的理財顧問意見。另外,如果是新手想要了解投資的基礎訊息,透過線上理財顧問可以大幅減省上網查資料的時間,選單問答的方式也能夠協助投資人逐步釐清遇到的問題核心,更確定要不要買這檔基金,或者是請對方推薦另一檔更好的產品喔。

  • 專題企劃

    AI將顛覆世界or面臨泡沫化?科技七雄真的穩如泰山嗎?投資AI科技股該如何進場呢?

    毫無疑問,「AI人工智慧」肯定是當今科技界最夯的名詞,從去年AI元年開始,到現在不過一年光景,AI應用已無所不在,究竟AI接下來發展會如何呢?若是以投資的角度來看,只要選AI有關就穩賺不賠嗎,進場還需要考量哪些呢?

    AI人工智慧預計發展與可能面臨的風險

    當今AI技術百花齊放,各式各樣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掃瞄臉部解鎖手機、線上串流推薦影片、銀行審核貸款申請…等,這些我們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其實都是AI人工智慧的延伸。相較於去年AI元年初試啼聲,今年各式AI應用更加成熟,甚至已能應用在翻譯、寫code、文件摘要…等專業項目,用來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且接下來可以確定的是,今年AI應用將迎來大爆發,為各領域帶來更多元的發展。

    ▲去年AI元年開始,到現在不過一年光景,AI應用已無所不在,預計今年AI應用將迎來大爆發,為各領域帶來更多元的發展。
    (圖片來源:freepik

    例如應用在動畫產業,繪圖師可利用AI快速生成構圖和影片;或是店家利用AI分析數據,進而瞭解客戶消費形態,進而提供推薦方案。

    至於在生技製藥領域,AI能提升藥物發現的效率、進而降低臨床試驗失敗機率;甚至AI也能應用在天氣預報,AI能在數秒處理更多變數與程式,不只高效且能更精準預測極端天氣事件。

    此外,能源領域也有相關AI應用,過去核融合反應極度不穩定,成了開發核融合一大瓶頸,不過近日美國科學家開發一款AI模型,能提前300毫秒預測可能使核融合反應中斷的電漿撕裂,讓科學家有足夠時間進行干預,延長核融合反應時間,讓核融合朝足以成為商業運轉的發電方式前進一大步。

    ▲儘管AI無所不能,但應用過程也存在風險,例如演算法偏誤可能導致對某群體造成系統性不利的結果,另外還有濫用Deepfake技術,衍生出的倫理問題。(圖片來源:freepik

    簡單來說,任何產業只要有AI加持,都有機會成為熱門話題、甚至是未來趨勢。然而AI也不是萬靈丹,應用過程也可能存在風險,例如最常見的演算法偏誤問題,若對某群體判斷或預測的準確率產生誤差,可能導致對此群體造成系統性不利的結果,雖然聽起來抽象,但所造成的影響確實存在。

    另外,若AI技術偏離原先使用目的,也可能衍生出道德倫理問題。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前幾年國內Youtuber小玉濫用Deepfake技術變造名人的臉,製作成色情影像販售牟利炒得沸沸湯湯,最近更傳出有詐騙集團故技重施,將變臉技術應用在社群平台視訊聊天,假扮成親朋好友騙取錢財,就算用戶檢舉後下架也很難完全根治,讓人感到防不勝防。

    ▲新時代即將來臨?不可不知的AI人工智慧發展現況與可能風險!

    AI五新星將取代美股七巨頭成為投資標的?

    即便AI發展過程存在風險,毫無疑問依舊是未來熱門趨勢,因此最近傳出「美股七巨頭將被AI五新星取代」一說。Meta、蘋果、亞馬遜、Alphabet、微軟、輝達、特斯拉這7檔科技股,去年表現大幅超過S&P500指數、甚至權重占了將近3成,但反之市場也開始質疑,這會不會讓美股漲勢過度集中在這些科技巨頭,加上近期Nvidia、AMD、博通、台積電、微軟AI五新星表現更為強勢,以讓人納悶:今年美股七巨頭漲勢能否延續呢?

    ▲華爾街投行預估,美股七巨頭營收複合年增長率(CAGR),有機會在2026年達到12%,遠高於其餘493支股票的3%,營收成長將是繼續推升美股七巨頭的關鍵。(圖片來源:富蘭克林提供)

    從財報基本面看,美股七巨頭的上漲是有所本的,根據投資機構Yardeni資料顯示,美股七巨頭利潤率從2023年初的約18%,上升至目前的接近23%;但是在同一時間,S&P500其他493隻成分股的利潤率,卻從12%略微下滑至11.5%。此外,華爾街投行也預估,美股七巨頭營收複合年增長率(CAGR),有機會在2026年達到12%,遠高於其餘493支股票的3%,所以營收成長將是繼續推升美股七巨頭的主因。

    其實這現象不難理解,在現今科技股「大者恆大」、現實面贏家通吃的情況下,可預期美股七巨頭未來將繼續秀肌肉展現科技實力,雖然目前有市場過度集中的疑慮,但本文一開始有提到,2024年是AI逐漸進入應用的關鍵年,會有愈來愈多企業花大錢投資AI;至於一些規模較小的科技股,具有與美股七巨頭類似的基本面,它們的發展將能幫助舒緩市場過度集中的問題,也提供投資人另一種選擇。

    ▲富蘭克林研究部-何哲睿資深襄理認為,若能將AI技術應用到產品或服務、並將其市場化的公司,將得到巨大的成長機會,AI五新星不一定會取代美股七巨頭,更大的可能是與美股七巨頭同步發展。

    由於執行AI運算需要大量晶片,AI運算本身建構於各種雲端服務平台、更高規格的AI PC或伺服器之上,因此設計AI晶片的晶片商、開發AI軟體的軟體商、為AI架構雲端平台的平台商、製造伺服器或AI PC的供應商、製作執行AI運算晶片的製造商都將是受惠者,那些能將AI技術成功應用到產品或服務、並將其市場化的公司,將得到巨大的成長機會。

    以AI五新星為例,AMD設計最先進的GPU繪圖晶片、博通以多種方式開發AI新技術、台積電生產全球超過半數的晶片,Nvidia不斷提供更高效強大的AI解決方案;微軟更不用說了,最近市值一舉超越蘋果搶下全球寶座。簡單來講,AI五新星不一定會取代美股七巨頭,更大的可能是與美股七巨頭同步發展。

    退休理財第一站推薦數位轉型主題基金

    2024年元月,美國AI類股表現持續搶眼,其中Nvidia股價上漲達24.24%、總市值已高達1.56兆美元,看樣子AI將領航未來10年科技股趨勢。不過對一般人來說,如果對投資AI躍躍欲試,該從軟體或硬體產業切入、這麼多個股該如何選擇呢?如果真的毫無頭緒,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是不錯考量。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聚焦在AI、雲端運算、新商業、數位媒體轉型、數位客戶參與、金融科技、電氣化、物聯網、網路安全、未來工作…等十大「數位轉型」主題,主要持股包括前面不斷提及的Nvidia、微軟,還有Apple、亞馬遜、萬事達卡…等知名企業。

    ▲AI將領航未來10年科技股趨勢,如果對投資AI躍躍欲試,聚焦十大投資主題代表性持股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是不錯選擇。(圖片來源:富蘭克林

    投資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與投資單一股票最大差異在於,由於技術進步不會只出現在科技領域,還可能發生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網路安全…等各領域,但投資人不太可能對所有領域都研究得十分透徹,如果只押在單一產品,萬一投資失敗,可能面臨巨大的虧損,因此反而可藉由投資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同時參與各領域的發展,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同時避免承擔單一個股下跌的風險。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聚焦在十大「數位轉型」主題,主要持股包括Nvidia、微軟,還有Apple、亞馬遜、萬事達卡…等熱門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團隊坐落在科技重鎮「矽谷」,能在數分鐘內抵達Apple、Meta、甲骨文、特斯拉…等科技巨頭,創投業者和許多未上市公司的總部,幫助團隊及早接觸具顛覆性產品或商業模式的公司,且持有約5%未上市公司股票,像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所成立的太空公司SpaceX、《要塞英雄》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數位客服公司TalkDesk…等企業,占盡地緣優勢掌握投資先機。

    ▲以定期定額投資三年科技股計算,平均可達到27%報酬率,正報酬機率達到94%,只要按部就班穩定投資,長期下就能共享科技股的多頭行情。
    @圖:7,圖片來源:富蘭克林提供

    「定期定額」為投資科技股最推薦的方式,根據理柏資訊(Lipper)資料顯示,在S&P500指數11大類中,以定期定額投資三年科技股的報酬率最佳,平均可達到約27%,正報酬機率達到94%,無論是屆臨退休想有效累積退休基金,或是年輕人想為自己的未來規劃一筆資產,只要按部就班穩定投資,表示投資人不用管市場漲跌,長期下就能共享科技股的多頭行情。

    進一步瞭解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

  • 專題企劃

    在即將降息的2024年 為什麼不要單買公債呢?

    雖然今年美國聯準會已經有了將降息預告,但其實2月份的通膨數據並沒有持續下降,年增率甚至有一點微幅上升,投資人也開始思考對於聯準會降息是否有過度樂觀的期待。

    不過景氣確實沒有下降的狀態,且通膨依然在走緩的前提下,如果今年年中美國聯準會真的開啟寬鬆貨幣政策環境,債券基金中長線前景可期。但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短線漲多後,則易壓抑買盤追價意願。

    如果投資人不想費心擇時、擇債者,建議可投資於精選收益複合債券型基金,由專業經理團隊靈活配置、精準對焦,並以管控下檔風險為優先,分享全球債券長多機會。

    殖利率趨勢下行 精選收益策略更勝美債、公司債等單一券種

    從回測的角度來看,統計自1995年以來,假若自聯準會四次停止升息日開始、投資美國高評級複合債券指數平均的三年累積報酬率26.90%;然而若是等到四次於降息首日才進場投資平均的三年報酬為17.95%,顯示債券多頭於停止升息時即領先啟動。

    若再考量三年的波動風險,高評級複合債券指數的風險調整後報酬甚至優於美國公債、投資級公司債、非投資級公司債和新興市場債表現,突顯多元分散配置優於單一券種的優勢。(資料來源:理柏資訊,取彭博債券指數為例)。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基金經理人同時也是富坦固定收益團隊投資長桑娜.德賽表示,2023年底市場對聯準會降息時程過度樂觀,團隊並不想跟著追高,預期未來殖利率不會是直線下行,而是顛簸走勢,這將締造一些擇機配置的機會點。

    考量景氣走緩,利率長時期維持在高檔對企業獲利衝擊的後勁仍強,導致債信風險增加,因此預期信用債市將有分歧表現,精選持債至關重要。

    精選收益存續期策略 採取不偏重短債、長債的中性配置 搭配穩定月配股級別

    桑娜.德賽分析,全球股債市於2023年底大漲後,信用債利差縮減,金融市場條件已相對寬鬆,聯準會若冒然快速降息、助攻資本市場反彈,恐將導致通膨欲達標的最後一哩路變得更加艱難,而這也將造成市場波動加劇。

    因此在存續期間策略上最好採取不偏重短債、長債的中性配置,以約五年中天期持債到期日,中性因應經濟與通膨風險趨於平衡時的市場波折,而把投組機會側重比公債有更高殖利率的高品質信用債券,不論企業債或房地產抵押債均有超額報酬機會可尋。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截至2023年11月底持債平均到期殖利率6.56%*、存續期5.5年。除了美元、歐元、澳幣避險之月配息股份外,也於2023年11月取得主管機關核備在台銷售其美元A穩定月配股及美元F穩定月配股級別,讓追求收益的債券基金投資人有更多選擇。

    瞭解更多: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

    ▲資料來源:理柏資訊,報酬率為台幣計價至2023/12/29,波動風險為過去三年台幣月報酬率的年化標準差。基金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註:基金到期殖利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或配息率)。

  • 專題企劃

    美國經濟有望實現軟著陸!2024年退休族投資佈局建議

    全球經濟在過去幾年歷經疫情、疫後強勁復甦與快速升息的上沖下洗,所幸在通膨逐漸緩解下,今年終於可望轉向降息,各界也樂觀期待美國經濟可望實現軟著陸,若你正在計畫退休,不妨可以開始著手投資佈局。退休投資要怎麼做,不妨從「穩定現金流」、「低波動」、「彈性資產配置」3大條件考慮。

    缺工逐漸緩解、2024經濟有望軟著陸、美國大選年多有行情可期

    通膨降溫,使美國經濟可望實現軟著陸,根據今年一月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最新報告,上調了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至3.1%,其中美國獲大幅上調0.6個百分點至2.1%,儘管經歷1990年代以來最鷹派的升息循環,美國經濟仍舊維持強韌,數字會說話,美國第四季GDP竟意外成長3.2%,比聯準會與許多國際機構的預估還高,全年度成長也來到2.5%。

    而今年正值全球選舉年,許多人擔心政策急轉彎、資源被瓜分…等多項因素影響經濟面。不過有一項數據佐證,過去每逢大選年,無論是投票前的選舉行情、或是投票後的慶祝行情,美股都能繳出優異的成績單,前者甚至可拉長近半年之久,可見得無論是誰勝出,選民對美國經濟展望都是有信心的。

    ▲美國第四季GDP意外成長3.2%,比聯準會和世界銀行預估還高,全年度成長也來到2.5%,各界看好今年有望實現經濟軟著陸(圖片來源:富蘭克林)。

    日前美國也公佈12月幾項重要的經濟指標,包含ISM製造業指數正在止跌回升;此外,美國勞工部去年11月數據顯示,當時美國職位空缺數約為879萬,該數字也創下自2021年4月以來最低水準,推測與COVID-19影響逐漸衰退、勞動力參與率上升、供應鏈瓶頸逐漸緩解…等原因有關,美國職位空缺數逐漸降低,代表勞動市場的供需正慢慢回歸正常,種種因素一再證明,美國經濟正從疫情中復甦,也大幅提升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

    ▲過去每逢大選年,美股都繳出優異的成績單,可見得無論是誰勝出,選民對美國經濟展望都是有信心的(圖片來源:富蘭克林)。

    那麼從投資者角度來看,該如何判斷有機會成長的產業呢?根據Factset(1/26)調查,雖然預期去年第四季美股企業獲利萎縮1.4%,但也樂觀預估2024全年將成長11.6%,由於全球人口老齡化、各種醫療需求仍高,尤其醫療科技產業,中長期獲利成長動能持續樂觀看待,預估將呈現雙位數成長、且有望優於史坦普500指數。不過,考量到經濟成長趨緩,加上選舉、地緣政治仍存在風險,投資人應首重穩健配發股利與具評價面優勢的標的。

    全球人口老齡化、各種醫療需求仍高,其中醫療科技產業,中長期獲利成長動能持續樂觀看待,預估將呈現雙位數成長、且有望超越史坦普500指數(圖片來源:freepik)。。

    雖然過去從沒發生過疫情大爆發、烏俄戰爭開打…等撼動全球經濟的事件相繼發生,但我們還是能借鑑歷史經驗。根據過去數據顯示,升息後往往會將全球經濟帶往較疲軟的情況,統計2000年以來的三次升息循環(不包含本次),若在停止升息後進場投資一年,高股利股平均報酬率高達23%、價值股將近20%,相較於大盤只有13%、成長股則是7.5%,驗證停止升息後進場投資一年高股利股表現佳,高股利股與價值股後續上檔空間可期。

    退休族規畫首重3要件:穩定現金流、低波動、彈性資產配置!

    如果你計劃今年退休,在投資佈局規劃上,有哪些要特別留意呢?退休投資首重「穩定現金流」、「低波動」、「彈性資產配置」3要件,其中又以「穩定現金流」最重要,退休後投資,建議側重有固定息收的債券資產,股票則鎖定股利率高的產業,以支撐現金流的穩定度。再來是「低波動」,以債券資產而言,高品質債券的波動度,明顯低於低評級的非投資級債券;以投資股票來說,高股利股波動度明顯低於大盤與成長股。

    最後是「彈性資產配置」,由於退休生活動輒長達數十年,仍將經歷景氣循環波動,因此更需要彈性資產配置策略,以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翁郁玲認為,退休投資佈局規劃上,首重「穩定現金流」、「低波動」、「彈性資產配置」3要件,其中又以「穩定現金流」最重要。

    退休理財第一站推薦「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

    以「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來說,就是一檔符合「穩定現金流」、「低波動」、「彈性資產配置」3大條件,適合退休族投資規劃的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出自於擁有60年豐富經驗的投資組合經理團隊,該基金於各種資產類別、產業廣泛分散投資、降低相關性與波動,同時緊盯市場脈動、保持彈性靈活調整配置,希望能運用多元工具與投資策略,創造穩定與持續性的收益。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強調彈性靈活的資產配置,希望運用多元工具與投資策略,創造穩定與持續性的收益(圖片來源: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過去便創下不錯績效,以過去經驗為例,如果1999年決定退休,在年底投入1,000萬台幣,往後每年年底提取60萬台幣,直到2023年年底,累計總提領金額為1,440萬,且持有投資部位價值仍有約987萬,已經是當初投入1,000萬台幣的2.43倍。

    而善用時間複利效果長期累積,也對退休金第一桶金的累積很有幫助,若是從2000/1起每月1日投入1萬台幣,直到2023年底,總投資金額為288萬,但此時累計總投資價值已達5,088,793台幣。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過去便創下不錯績效,以1999年底投入1,000萬為例,直到2023年年底,累計提領金額與投資部位總價值為2,427萬,已是當初投入1,000萬的2.43倍(圖片來源:富蘭克林)。

    退休金投資無論累積或提領階段都很重要,「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彈性靈活」的投資策略與「持續提領、持續投資」的長期投資成效,適合退休族追求穩定收益的目標。

    翁郁玲個人檔案
    現任: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
    學歷:政大經濟學系暨經濟研究所碩士
    專長:具備證券分析師證照,有將近20年金融投資市場經驗